2012年2月26日

張士達〈《大藝術家》穿越時空的無言之歌〉




《大藝術家》穿越時空的無言之歌
2012-02-26 中國時報 張士達


解剖檯評分88




     當炫目的視覺特效幾乎已經快要淹沒劇情的起伏、麻木觀眾的感官,電影還有可能重新找回最純粹的核心價值嗎?《大藝術家》以黑白默片的形式,挑戰了一個在這個年代看似不可思議的任務,卻奇妙地重新喚起了一種單純的感動,原來跨越整整80年的時空,有些看電影的樂趣竟是從來不曾改變的。

     黑白默片 大放異彩

     當《大藝術家》從去年的坎城影展一路風光到今年的奧斯卡,許多觀眾多少都已耳聞這樣一部奇特的黑白默片。而以這樣一部法國班底在美國拍攝的電影,由一群外國人來講一個美國好萊塢的故事,卻竟能在美國如此大放異彩,更讓人好奇它是如何跨越了各種有形無形的界線。

     如今的觀眾看過黑白默片的人應該已經不多,也許難免會想像那會是何等粗糙單調又乏味無趣。但《大藝術家》其實並非只是單純「重現」一個1930年代之前風行的形式,從全片第一場戲,就讓觀眾看著銀幕上一群1927年的觀眾,觀賞由尚杜夏丹所飾演的默片巨星喬治演出的一部黑白默片電影。而喬治則在銀幕後方滿意地聽著全場觀眾熱情的反應,等著電影結束後現身台前光榮謝幕。虛實多層次的戲中戲結構,不僅讓現代的觀眾得以從一種全新的距離與新鮮感,來觀賞他們原本並不熟悉或甚至可能抗拒的黑白默片,也讓那個年代好萊塢台前台後的人情軼事,跨越原本可能成為欣賞障礙的黑白默片形式而成為真正的主角。

     表演誇大 卻不誇張

     默片因聽不到演員台詞,只有少數必要對白以字卡穿插出現,因此幾乎全靠演員表演與配樂來傳達訊息,並持續支撐觀眾的注意力,就像視力聽力障礙的人往往其他感官變得更加敏銳,演員表現的稱職與否在此更加成為成敗關鍵。尚杜夏丹與貝拉妮絲貝卓這對男女主角與其他配角,雖然因應形式需求而將表演方式適度誇大,卻又很難得地不流於誇張匠氣與虛假造作。

     尚杜夏丹似乎是天生註定要飾演默片巨星的,從外型上就結合了金凱利、克拉克蓋勃等前輩巨星的魅力,雖然瀟灑不羈成熟世故,卻又夾帶一抹令人疼惜的頑童色彩,不論是飾演戲中戲的逗趣表演,或是戲外真情流露與落寞頹喪的時刻,都可恰如其分。

     法國演員 掌握純真

     貝拉妮絲貝卓也以開朗討喜的風格,呈現出一個絕非傳統冷豔女星戲路的好萊塢甜心,恰好呼應著從默片過度到有聲電影的時代走向。對於這樣一個浪漫版本的好萊塢故事來說,兩位法國演員竟然更奇妙地掌握住了一種昔日年代純真築夢的氛圍。當然,片中搶戲的可愛狗演員烏吉對此也居功不小。

     導演哈札納維西斯為了不靠對白而能道出一個豐富迷人的故事,在影像與細節的經營上,甚至還比昔日真正的黑白默片來得更加豐富。在一場男女主角命運交錯的戲中,兩人在人群熙來攘往的樓梯上相遇,在一上一下之間擦身而過短暫寒暄,未來兩人背道而馳的生涯方向卻已昭然若揭。就連喬治家中收藏的藝品,與路旁戲院看板上正在上映的電影片名等佈景道具,都隨時巧妙呼應著主角的心境與際遇,讓觀眾在少了對白的輔助之下,仍有大量豐富的訊息足以讓他們捕捉對故事的理解與認同。

     過時題材 成功新生

     以這樣一部法國班底所完成的好萊塢故事來說,更讓正牌好萊塢為之汗顏的,則是看著《大藝術家》怎樣將一個看似過時的題材,以無懈可擊的劇本重賦新生。全片幾乎沒有一場多餘的戲或一個多餘的鏡頭,每一個元素都以最精準的安置,在用力與節制間拿捏住最適切的戲劇效益。《大藝術家》重新以演員與影像找回了電影最重要的本質,雖然無言,卻說出了許多拍電影的人都已忘了該怎麼說出的故事。


http://life.chinatimes.com/life/11051801/112012022600079.html

2 則留言: